新闻资讯
产品专利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PM2.5:令人早死或变笨?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地先后出现“光化学烟雾”,短短几天内数百人乃至上千人死亡。
   这些历史上著名的空气污染事件,在眼下的中国,正在以时间更为漫长、影响更为广泛的方式发生。据环保部数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均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2-4倍。
   2012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潘小川教授研究团队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因为空气污染,尤其是细颗粒物(主要是P M2 .5)污染导致的健康和财产损失,数字惊人。
   虽然报告给出的是基于模型计算的取值范围,并非言之凿凿的“因空气污染导致多少人早死”,但潘小川表示,因为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和财产等损失,确实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呼吁尽快解决P M2 .5浓度超标等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忧
   “以前我们一说到空气污染,尤其是近一年来经常被提及的PM 2.5,总是会将它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联系起来,或者与感官上的灰霾天气联系起来”,潘小川说,但其所致危害的程度并无相关指标。
   也正是基于此,潘小川及其研究团队,才萌生了量化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的想法,“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则很少”。潘小川等利用国外成熟的计算模型,结合研究所选用的四个城市的具体数据,得出了报告中的结论:
   “北京市在2010年因PM 2.5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1 .9%,对北京市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8.6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在2010年因PM 2.5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1.6%,对上海市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3.7亿元人民币;广州市在2010年因PM 2.5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2.2%,对广州市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3.6亿元人民币”。
   但这并不意味着2010年因为PM 2.5污染,北上广等城市就真的造成了这么多、或者只造成了这么多损失。实际上,上述结果只是基于“暴露-反应模型(即一定浓度的污染,可能造成多大的损失)”所做出的计算结果。
   相对于这组结果,还有一个统计学上的“95%的置信区间”。以广州为例,因PM 2.5早死的人数,报告给出的置信区间是683-59183人。也就是说,PM 2.5污染,对广州市人群造成的健康危害,可能低于或者远高于发布的数字。
   潘小川也承认报告本身有瑕疵,“比如不同城市的污染物性质并不一致;PM 2.5对除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以外的疾病是否有影响等,都没纳入本次评价”。对报告本身,他更是列出了多达7条的不足。
   而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国内相关研究不够,“比如PM 2.5数据获取就很艰难”,潘小川希望,这类定量的方法,能更多地应用到空气污染的研究和治理中。
   如果往前看,10年前,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就曾用与潘小川类似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研究过PM 10对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针对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系数,但这一研究很少为公众注意。现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也表示,将对广州地区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做定量研究,以期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有更准确的评价。
   远虑
   就在潘小川团队发布其研究报告之前,另一篇题为《空气污染导致智力下降?》的文章也在网上疯传。人们惊奇地发现,空气污染不但可能使人生病,还有可能使人变傻。
   这其实是一则旧闻。对纠结于空气质量持续得不到好转、甚至逐年下降的中国而言,对空气污染的关注,还无“余暇”关注到此类问题。比如潘小川就表示,PM 2.5及其表面吸附物质,会否有“神经毒性”,目前国内尚未见文献报告。
   实际上,早在200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莉莉安(Lilian C alderon-G arciduenas)等人的研究就认为,持续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会对呼吸和嗅觉神经元造成损害,并可能使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年龄更低。
   该研究几乎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类别,即空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是PM 2.5)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这一推断在近年来为许多相关研究所进一步证实。和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影响的情形类似,老人和小孩也成为空气污染导致神经受损的主要人群。
   比如德国研究人员乌尔里希·兰福特(U lrichR anft)对399名68-79岁的、曾在德国鲁尔区生活过20年以上的妇女的研究表明,长期遭受交通源带来的PM 2.5污染,确实增加了她们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而莉莉安本人,更是在其祖国墨西哥发现,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墨西哥城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脑“前额叶白质病变”,这意味着,如果损害进一步增加,这些孩子有可能出现“认知功能紊乱”方面的疾病。
   人群统计的结果也开始支持“空气污染导致认知下降”的论断。比如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珍妮弗(Jennifer W euve)等人对全美19409名70-81岁的妇女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P M 2 .5乃至PM 10中的妇女,其认知能力出现了明显下降,且随PM 2.5浓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严重者几乎凭空“老了”两岁。
   该结果与前述网络文章中引用的美国南加州大学另一个珍妮弗(Jen n iferA llshire)的调查结果类似:PM 2.5催人老。
   遗憾的是,在PM 2.5污染问题严重的中国,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潘小川在其报告中也提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的关注,将不仅是短期的危害,也包括长期危害。
   若将P M 2 .5可能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纳入考虑,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将进一步增加,而不仅仅是潘小川报告中的数十亿元。
   污岛
   就在潘小川团队发布P M 2 .5健康危害报告后的两天,12月20日,广州出现了一次明显的灰霾天气过程。据广州市环保局当天的监测数据,当天下午4点,环境监测站录得PM 2 .5小时均值为119微克每立方米,这一时段的数值已经达到新版空气质量国标的“不健康”水平。
   21日上午,广州的灰霾天气仍在持续。从北京到广州出差的钟先生,在飞离广州10分钟后,对着舷窗外湛蓝的天空感慨:“要是北京和广州的地面上,也随时能看见这样的蓝天多好!”在钟先生看见的这片蓝天下,是被一团灰褐色云层包裹着的城市。
   这片灰褐色的云层,代表的是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近地层空气污染问题。在晴好的天气下,几乎每个大城市都能看到类似的一层“污纱”。
   以前我们说城市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最典型例子是“热岛效应”(即城区温度会略高于郊区),而现在,若气象条件不好,城市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污岛”:空气污染物不仅排不出去,还会越增越多,甚至会和邻近的城市和区域连成一片,形成区域性的大“污岛”。
   在环保部本月初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这样的“污岛”比比皆是。比如报告中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规划中的全国13个重点区域,几乎都存在“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大气污染问题。
   揭掉“污岛”表面这层“污纱”,并没有“规划”要求的“到‘十二五’末期,重点区域P M2 .5浓度下降5%”那么简单。
   无解?
   尽管主管部门承认污染的严重性,但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个“污岛”,并无明确数据。
   在潘小川报告中的“源解析”部分,采用的也是局地研究的数据,在一个确定的地区,究竟是哪些类型的排放造就了污染的情况出现,其“贡献”多大,几乎仍是“一级机密”。
   反倒是对PM 2 .5本身的研究,透露了其来源的机密。据长期研究灰霾及其成因的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研究员介绍,PM 2.5大部分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次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的产生,则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 O C s)、氨等气体。“它们经过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铵、硝酸铵类盐离子,就是最重要的PM 2.5类物质”。
   “规划”本身也对“细颗粒污染物”的形成和来源做了概述:“细颗粒物来源十分广泛,既有火电、钢铁、水泥、燃煤锅炉等工业源的排放,又有机动车、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农机等移动源的排放,还有餐饮油烟、装修装潢等量大面广的面源排放”,并提出“控制细颗粒物污染,必须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政策,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
   但遗憾的是,“规划”虽然针对具体污染物提出了控制目标,却并未对产生这些污染物的行业提出具体的限定目标。“这其实仍旧在回避问题”,广东省一位知名的空气环境学者表示,“只有了解污染是什么造成的,污染的程度有多严重,污染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危害等问题,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治理”。
   潘小川也在报告中提出,应该尽快对全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进行估算,同时对PM 2.5的监测应该与健康风险评估等工作同时进行。
   虽然潘小川、吴兑等学者都表示,能源结构、城市交通问题是造成PM 2.5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但前者关乎经济发展,短时间彻底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后者则关乎个人生活习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于是,这两个短期“无解”的问题,围起了一堵结结实实的现实的墙。
   “污岛”
   12月初,环保部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变笨”
   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珍妮弗等对全美19409名70- 8 1岁妇女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P M2 .5中的妇女,其认知能力出现明显下降,严重者几乎凭空“老了”2岁
   “早死”
   12月18日,北京大学潘小川研究团队发布报告,基于“暴露-反应模型”计算出参考数据:北京在2010年因P M2 .5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1.9 %;上海的比例是1.6%;广州是2 .2%
南都记者谭万能发自北京
(南方都市报)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玖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东周社区璟霆大厦504  备案号:粤ICP备09219267号

电话:0755-61187679   邮箱:jiumuyun@sina.com